[913]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及其分类、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掌握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

2.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污染的发生与类型,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3.了解水体的概念、水质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中耗氧有机物降解类型,掌握常见的水质指标、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掌握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4.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污染、污染物、污染源及发生类型;掌握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背景值及其迁移转化,化学农药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与残留,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以及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了解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5.了解环境噪声的特征、来源、分类与影响,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掌握环境噪声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6.了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点和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技术,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过程与技术。

7.了解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及其防治方法与技术。

8.了解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类型、程序和方法,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基本内容和方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写。

9.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职能、内容、技术与方法;了解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趋势。

10.理解资源、能源、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1.理解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以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a: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b:全球环境问题。

2.大气环境

a: 大气概述: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分层,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b: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危害。

c: 大气污染控制: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环境自净。

d: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3. 水环境

a: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水的循环,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b: 水污染:天然水的化学性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的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污染的特征,

c: 水污染控制: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

4.土壤环境

a: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结构,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b: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c: 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污染的防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5.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a: 固体废物概述: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及性质。

b: 固体废物的危害。

c: 固体废物的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理、资源化及最终处置。

6.物理环境

a: 声学环境:噪声概述,噪声来源,噪声危害,噪声控制。

b: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污染的控制。

c: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危害和影响,放射性污染的分类,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d: 光污染:光污染及其来源,光污染的危害,光污染的控制。

e: 热污染:热污染的类型,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控制。

7.环境质量评价

a: 环境质量的概述:环境质量、环境质量的价值。

b: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c: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方法。

d: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程序和方法。

8.环境规划与管理

a: 环境规划。

b: 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

9.资源、能源、人口与环境

a: 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状况及重要性。

b: 能源状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c: 人口状况、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0.可持续发展

a: 可持续发展。

b: 21世纪议程》。

复试科目环境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1. 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2. 了解生物三域分类系统;掌握微生物的定义。了解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常见的放线菌;熟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光合细菌的特点;掌握细菌的形态分类,细菌的繁殖方式、群体特征,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了解古细菌的特点;熟悉古细菌的分类。了解真菌的营养体;熟悉真菌的繁殖特征;掌握真菌的分类,菌丝的分类及特点。了解藻类的常见代表;熟悉原生动物的常见代表。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及方法;掌握微生物命名方法,微生物菌种保藏原理。

3. 了解培养基的分类;理解微生物物质的摄取方式;掌握营养物质的定义,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培养基的定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特点。了解酶的特点,微生物能量转换方式;掌握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熟悉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概念;掌握微生物分批培养特征(生长曲线),连续培养特征。熟悉氧气、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 掌握微生物变异与基因突变。熟悉微生物基因重组的原理。掌握诱变育种的概念,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5. 了解微生物在水体、空气中的分布特点;掌握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掌握微生物间的互生、共生、寄生及拮抗关系。

6. 了解碳素循环途径;掌握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一般途径,微生物分解烃类途径。掌握微生物转化氮素物质的一般途径,以及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固氮作用等原理。

7. 了解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一般途径,微生物降解实验;掌握生物降解、生物转化的含义,有机物质的可生物降解性定义及分类,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影响微生物降解转化的生态学因素。

8. 了解污水及其危害;熟悉污水处理的一般技术途径;掌握污染物浓度指标(TODBODCOD)。了解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的工艺类型及特点;掌握有机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了解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类型;掌握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原理。

9. 熟悉高温堆肥法的生物学过程及影响因素。

10. 熟悉生物修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生物修复的概念;熟悉生物修复的类型及特点。

二、考试内容

1.  

微生物的特点。

2. 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定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光合细菌的特点,细菌的形态分类,细菌的繁殖方式、群体特征,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古细菌的分类,真菌的繁殖特征、真菌的分类,菌丝的分类及特点,原生动物的常见代表,微生物命名方法,微生物菌种保藏原理。

3.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 

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特点,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及其特点,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微生物分批培养特征(生长曲线),连续培养特征,氧气、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变异与基因突变,微生物基因重组的原理,诱变育种的概念,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5.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微生物间的互生、共生、寄生及拮抗关系。

6.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一般途径,微生物分解烃类途径,微生物转化氮素物质的一般途径,以及氨化、硝化、反硝化以及固氮作用等原理。

7.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一般途径,微生物降解实验,生物降解、生物转化的含义,有机物质的可生物降解性定义及分类,可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影响微生物降解转化的生态学因素。

8. 污水的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的一般技术途径,污染物浓度指标(TODBODCOD),有机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原理。

9. 废渣的生物处理

高温堆肥法的生物学过程及影响因素。

10.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生物修复的概念,生物修复的类型及特点。

三、参考书目

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五版),周群英、王士芬、陈洪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环境微生物学(第三版),乐毅全、王士芬,化学工业出版社

 

    联系我们                        

                                                 电话   (+86)(024)

                                                 邮箱

                                                 地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