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娜

讲师

联系电话:

024-56863960

Email:

viduna@163.com

   
     

一、个人基本情况

女,1982年生,讲师,博士研究生。

二、学习、工作经历

2001/09-2005/07,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5/10-2008/07,贵州六盘水市环保局,助理工程师。

2009/09-2012/0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

2012/09-2015/07,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5/07-至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讲师。

三、学术兼职

四、研究方向

污染防治与环境修复,主要从事水环境修复、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修复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

五、主要业绩

科研方面:

在河口区污染水体污染负荷削减、河口区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及河流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参与国家水专项课题-辽河河口区陆源污染阻控与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完成了采油污水生物-物化协同处理现场试验及中试设备设计研制;参与国家863 课题“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在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电动修复及其组合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和研究结果;参与 863 课题“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物化与生物修复技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石油类污染物的强化生物降解过程调控机理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油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的影响因素和机理”等课题,熟悉有机污染土壤高级氧化处理、生物强化耦合修复、电动强化修复技术。在障碍农田改良尤其是盐碱和酸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高效调理剂、钝化剂和阻滞剂等产品研发、大型污染场地/农田修复高新技术研发、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教学方面:

目前开设有《行走地球:环境的力量》、《环境与健康》、《当代环境问题》和《科学、环境与人类未来》四门公共选修课,指导本科生校级创新基金项目1项、校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大创项目1项,指导辽宁省环保产业联盟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大赛1项,获二等奖,在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

六、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生物PRB对土壤石油烃的协同降解及机制”,2018/01-2020/12,主持。

2、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电动强化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关键因子及其调控”,2016/09-2018/09,主持。

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表面活性剂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机理”,2015/06-2021/05,主持。

4、中华环保基金会资助项目-“铬污染土壤电动修复关键因子的调控”,2014/09-2015/09,主持。

参与国家水专项、863课题、环保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

七、发表论文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编论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3项。

 

 

    联系我们                        

                                                 电话   (+86)(024)

                                                 邮箱

                                                 地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内